踩遍风口的便利蜂到底做的什么”买卖“?
其次,在盈利能力上,目前便利蜂并没有走出一条可持续性的盈利方式。况且据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发布的《2018年便利店发展报告》显示,2017年中国有近1/4的便利店企业处于亏损状态,大部分企业净利率在0-4%之间。即使是7-11在中国也无法确保百分百盈利。在盈利基础上疯狂的扩张留下来的是上千家门店,这考验的又将是便利蜂的运营能力。 再从运营能力上衍生,一家门店,就算是全数字化也需要一个有经验的店长进行管理,况且目前便利蜂还没有完全实现数字化。因此,便利蜂对于人才的需求比较大。而资本运作下的扩张不会停止,这种矛盾下必然会引发企业内部管理问题。在社交平台,已经有数位从便利蜂离职的员工爆料公司管理的不合理性以及员工的不专业性。 另一方面,从2017年8月开始的裁员潮已经暴露公司内部存在的问题,今年年初,便利蜂通过数学考试变相裁员的事件算是已经到达一个高峰。庄辰超及王紫赋予便利蜂色彩,而成立初期,不少员工表示也是为了追随庄辰超,但被裁员也是意料之外。 再者,虽然大家都说便利店不是一门好生意,但目前来看,布局便利店的巨头也不少。先是四千家店的苏宁小店,再是京东便利店,或是和便利蜂同时期的猩便利。有同样背景的初创企业,也有巨头加持的企业。便利蜂要如何在高手云集的战场上获胜,的确有些难度。 便利蜂的故事要怎么讲下去,还能讲多久,时间或许能很快给我们答案。(来源:一鸣网) (编辑: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